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
首页 新闻 解决方案 行业分析 前沿技术 品牌企业 招标信息 智能交通产品与技术应用汇编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 > 专题报道

疫情下城市交通如何摆脱困局?听听这场“云上沙龙”怎么说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20-04-01 09:50:13

面对疫情,城市交通各业态积极防疫保畅,服务应急出行;复工复产,公交、出租车、共享单车各显所长,保障生产生活。定制公交、网约出行、骑行通勤,深受群众认可。然而,他们也面临着收入锐减、职工健康等挑战。

3月31日,中国交通报社联合滴滴出行,邀请行业管理部门代表、专家及有关企业负责人线上共聚,发起了一场特别的“云上沙龙”。近20位与会代表分析了疫情之下城市交通各业态面临的客流下降、人员流失、资金周转等挑战,针对行业中长期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应对之策。

部分参会人员云合影。

客流下降成为全球行业难题

“短期来看,国际、国内城市交通出行需求都将下降。”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黄伟认为,受疫情影响,城市出行需求总体下降,市民会对出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比如更多个体化出行、无接触出行需求会大幅增加。”黄伟说。

“当前欧洲、亚洲、北美地区的多个国家城市交通流量在大幅下降,特别是公共交通。”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城市项目主任刘岱宗介绍,美国最大的公共交通机构MTA(纽约大都市区公共交通署)数据显示,仅3月18日,纽约地铁客流量较正常水平下降约60%,地面公交客流量下降约49%。

疫情发生以来,网约车平台订单大幅减少,相关企业也承担了巨大压力。“网约车运量及需求虽在下降,却仍存在一定的刚性需求。我们通过分析一座城市的网约车出行数据发现,目前网约车订单主要集中在白天,目的地主要是火车站、医院等公共服务地点,去商场的订单几乎没有。”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北京分院副院长高永表示,公共安全应急体系不能忽视公共出行保障,尤其要考虑多元化的公共交通方式。

我国城市交通防疫保畅不缺位

在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城市交通运营情况如何?湖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公交处副处长蔡少渠介绍:“目前,湖北各地城市交通服务逐步恢复,就以武汉市为例,全市部分地铁线路、城市公交、巡游出租车、网约车已基本恢复运营,客流量也正在稳步提升。”截至3月30日17时,武汉中心城区常规公交运营线路达180条、运营车辆1623辆。

滴滴出行在多地组建“医疗保障车队”。

在其他省市,西安、上海、深圳等地通过减免“份子钱”、提供营运补贴、延长经营权期限等形式缓解出租车企业和司机收入下降的压力。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程国华介绍,多项扶持政策在各地持续落地,取得了明显成效。

网约车平台同样发挥自身优势,落实保障运输服务。“截至3月27日,滴滴‘医护保障车队’已覆盖武汉、上海、北京等15座城市,累计为医护人员提供出行服务超过54万单。”滴滴政府事务高级总监王浩介绍,疫情发生以来,滴滴出行在多个城市设立防疫服务点,为超过53万辆车安装防护膜,同时利用科技手段,如人脸识别、乘客评价反馈、车内录像、照片上传等多种手段保障司机防疫措施执行到位。

滴滴出行为各地网约车安装隔离膜。

“3月31日起,《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平台公司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实施,规定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平台公司在重大呼吸道传染病发生时,在总体要求、驾驶员管理、车辆管理、运营保障、应急处置方面的要求。目前已有十余家网约车线下运营服务公司成为响应单位。”该标准起草者之一、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顾大松说。

同时,好几位专家也提到,此次疫情也暴露出国内出行信息服务管理的不足。部分城市在出行管理上实施一刀切政策,致使网约车等可以充分掌握出行人员信息的出行方式也被全面关停,人民群众必要的出行需求难以保证。

做好集体“过冬”准备

云沙龙上,多位专家认为,这次疫情暴露了城市交通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值得全行业反思。

“从中长期来看,城市交通、特别是网约车行业将面临巨大挑战。出租车、网约车平台、汽车租赁公司、司机等产业链各方都应该思考如何集体‘过冬’。”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公共交通处处长苏奎说,更要避免次生问题,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我们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卫生系统投入了大量人财物的资源,建立了先进的传染病预警系统,但是这次并没有产生足够的预警效应。同样情况是不是也会出现在公共交通领域?各类智慧信息系统建设能否通过未来的紧急事态检验?这是值得反思的。”刘岱宗说。

“目前,一些网约车需求恢复相对运力恢复更为滞后,部分专职司机收入得不到保障,稳定风险增大。车辆租赁公司如果无法收取足够租金,或遭遇退车潮,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顾大松说。

程国华建议,地方政府应对于采取减免承包费等措施的出租车企业以及一线驾驶员给予相应运营补贴,并根据疫情影响和企业减免情况,适当延长车辆经营权期限、奖励运力指标,切实减轻企业和驾驶员负担。

城市交通发展的基本逻辑没有变

“疫情期间,城市交通特别是公交出行比例降低,会导致私家车出行增加,因此道路总体拥堵水平可能会上升。”云沙龙上,黄伟、刘岱宗等多位专家提醒,在激励汽车消费的同时,要规避疫情后小汽车井喷式增长带来的拥堵压力。疫情会给城市交通带来新的治理要求、需求特征和供给方式。

疫情期间北京推出的定制公交。

“但城市交通的基本逻辑没有改变,倡导公交优先仍是我们要坚持的核心理念。”黄伟建议,未来可进一步调整公交补贴方式,把面向公交企业的公交补贴转变为面向市民的绿色出行补贴,反哺绿色出行,进而优化城市出行结构。

“当前核心问题是解决小汽车使用成本过低的问题,我建议可以适度提高路内停车收费并执行严格的停车管理,在中心城区特定时段征收交通拥挤费,引导错峰出行,提高通勤交通的公交出行比例等。”黄伟说。

专家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因势利导,顺应居民消费和出行趋势的变化,推动诸如停车电子收费等智能交通措施落地。

疫情催生变革 抢抓创新机遇

疫情对交通运输行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也催生新需求,带来新变化。

“这次疫情让全球公交企业都受到重创,但同时也带来一些绿色交通发展的新契机。网约车平台、共享单车企业应该抓住机会,利用自身互联网优势,进一步拉近与乘客用户的关系。”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说。

黄伟说:“疫情所带来的城市交通供给方式的变化,可能会促进预约出行和无人配送的更大规模普及。”苏奎也表示,城市交通行业与第三产业关联度非常高,服务业越活跃,交通需求就越高。

专家一致认为,此次疫情防控工作,更让人认识到交通运输行业的基础保障和先行支撑作用。城市交通行业亟需在交通强国建设的引领下,在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服务系统和治理体系上有所突破,更要以国际化为引领,进一步开放合作,向全球贡献中国智慧。


 

相关链接

 

  栏目导航

新闻聚焦

专题报道

市场动态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在线订阅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亿聚力智慧交通网 www.citnet.cn 网站备案:京ICP备17017045号-1

Copyright © 2007-2022 , All Rights Reserve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转载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