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
首页 新闻 解决方案 行业分析 前沿技术 品牌企业 招标信息 智能交通产品与技术应用汇编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 > 专题报道

“体制内”交通信息化企业市场化转型为何举步维艰

来源:赛文交通网   发布时间: 2020-04-03 14:01:37

“十三五”临近收官,在此期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和国家对信息及安全的重视,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政府投入了大量建设资金,传统交通运输企业也纷纷结合信息化进行转型升级,一批新型的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企业逐步诞生和发展起来。

但同时,也有不少企业的转型发展却并不如人意,没有取得原本想象中的突破式或跨越式发展。为何目前拥有大量先天优势的行业信息化企业和大型行业外信息化或互联网企业竞争时还倍感压力呢?

一、 行业信息化企业发展概况

行业信息化企业主要指基于传统交通运输行业内生出来的专门从事信息化相关业务的企业。

传统交通运输单位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和交通运输相关的科研、规划、设计、投资、施工、监理、养护、运营等领域。

这些单位主要有:以部公路院、交科院、规划院、通信中心为代表的交通运输部部属单位;以长安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北航等为代表的行业高校下属单位,此外就是以中交、中铁、民航、海运类企业等为代表的行业企业,以及各省市交通运输设计科研规划院所和建设运营管理企业等。

随着“十三五”传统基建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在提质增效、应急安全、服务能力等方面遇到不可逾越的瓶颈,而此时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和其他产业结合愈发紧密,内需加外力造成了行业外信息化和互联网企业大力进军交通运输业,倒逼着交通行业的变革和发展。

滴滴就是典型的例子,既颠覆了传统模式也颠覆了一批小型交通技术支撑企业,而此时萌芽中的交通行业信息化业务也大都由行业外软件开发企业尝试性研究和开发,也为其后来深耕交通行业打下了基础,如:久琪、海信、中科软等企业。

正当机遇一步步来临之时,最初传统交通运输单位的信息化还是以基础性数据统计或规划设计等为主,而他们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应该是“十二五”末期到“十三五”初中期。各大院所和企业都纷纷成立或者实体化了专门的信息化部门或者科技信息公司来支撑自身的转型升级,同时也看准了交通信息化市场的商机。

其中主要代表有:部交科院、公路院、通信中心下属信息化公司开始实体化市场化独立运营,中交、中铁、民航也相继成立了大数据、信息科技等专业化公司,另外就是传统机电业务公司也开始向信息化业务挺进。

而此时的信息化市场确实是商机无限:公路水运地理信息系统、综合执法、联网治超、安监系统、交调系统、信用平台等一大批省部共建信息化项目以及出租车服务管理系统、国家公交都市、智慧港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大数据融合应用等部级示范试点项目在各省陆续开展,各省市交通运输部门大数据中心和指挥中心普遍开花,以及运输、公路、高速、城市交通等业务信息化系统应运而生,另外就是围绕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各阶段信息化系统也随着大基建实施而生根发芽。

大部分省交通运输厅“十三五”信息化建设规模都在5亿-10亿左右,而随着中央对疫情后的“新基建”释放的重大利好和即将到来的“十四五”宏伟蓝图规划,交通信息化建设规模又有望取得新的突破。

二、 行业信息化企业发展困境

但是这些生长在旱涝保收传统环境下行业信息化企业的发展却并不如人意,没有原本想象的能取得突破式、跨越式、引领行业式发展,甚至有的企业还面临生存难题。这是为什么呢?通过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原因:

1、 体制局限、发展受限

行业信息化企业一般生于事业或国有企业,或者有着相关背景,但作为科技创新企业,本身应该属于灵活朝阳型的,而事业或国企的各项制度和限制繁多,且不能突破。

因而,不管是企业规模、组织架构、对外合作、资本运作、岗位人事、薪酬待遇、成果转化、无形资产交易等都是层层规定、层层要求,这是一把双刃剑,即规范了企业管理、防范了一定风险,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灵活发展。

2、 激励有限、动力不足

事业和国企一般都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或者理念来管理新兴的信息化企业,且有工资总额要求以及薪资考核等相关规定,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造成了员工积极性和动力的不足。

有的地方交通企业上市或与上市公司资本合作以后激励措施力度加大,刺激了部门和员工的积极性,于是在很多信息化项目投标中都能看到这些企业活跃的身影。从总体上看行业信息化企业员工积极性和社会互联网企业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3、 进入较晚、影响不足

由于行业信息化企业大多数是在近10年左右才成立或者发展起来的,从信息化行业影响力到自身技术实力都难以和大型行业外信息化或互联网企业竞争,而且很多交通信息化市场已经让这些企业先入为主,这就造成了行业信息化企业竞争力不强、影响不足。

4、 优势不显、定位不清

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企业和传统优势结合不足,应该立足传统、加强结合、突出优势。

如:部属院所有政策、标准、数据、专业、平台等优势,比较代表的部交科院作为部统计口的支持单位,有行业统计数据和相应的部级平台;交通建设单位有项目、资金、管理、数据、专业等优势,比较代表的中交下属中咨集团有高分数据服务、公路交通全产业链和投资等优势。目前这些单位还正在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探索行业信息化领域应用场景,所以优势还有待进一步发挥。

信息化领域产业链很全,一个企业还没达到一定发展规模时,想从前期的科研、规划、工可、设计到实施、管理、运维全都涉及全都做强不现实,必须有所取舍,差异化突破。但有的企业处在发展过程中、还是以解决生存问题为主, “蚂蚁虽小也是肉”,从十几万的工可到上千万的信息化工程、从软件项目到硬件集成项目,是项目就去跟踪、是标就去投,造成了企业发展定位模糊,人力物力财力极大浪费,最后还没形成自身优势。

5、 人才缺乏、吸引力差

最后谈谈最关键的人才团队,传统交通行业单位内部本身就比较缺乏信息化专业人才,只能通过校招或者社招组建队伍。而这些单位的优势就是相对稳定、福利不错、平台大、北京单位可能还能解决户口,但是现在人才都很现实,主要还是看待遇,在北京的事业单位或国企给一个计算机、信息化方面的硕士毕业生开出的年薪一般在15-20万左右,而同样在互联网公司的待遇应该是这两倍左右,加上互联网公司还具有一系列的激励制度。

这样的差距确实很难吸引和留住大量信息化人才,需要行业信息化企业通过企业传统文化、发展平台、社会责任、未来愿景等软实力来加以影响。

6、 规模不大、竞争力弱

目前大多数行业信息化企业规模在50-150人左右,除去行政、咨询人员,真正在信息化产品研发方面人员可能不足百人,有的企业甚至没有软件人员,而以合作开发为主;另一方面,很多企业还是以做单个项目小作坊式为主,缺少产品化、平台化、服务化的规模市场推进能力。

这样在竞争中对于业主提出的软件工程师、系统分析师、系统架构师的团队要求,对企业的双软、CMMI、信息系统集成、高新技术等资质要求,还有对信息化业绩、本地化服务等要求中就必然不占优势。

近几年,中交、中铁等央企意识到信息化规模效应,开始相继整合成立信息化集团公司、还有一些上市企业和行业信息化企业通过资本运作方式进行整合,强强联合,这样越来越多的行业信息化集团军开始出现。

三、 行业信息化企业发展之道

那我们如何打造一个和传统优势相适应的行业信息化企业呢,建议可以结合以下六个方面考虑企业未来发展。

1、 立足行业、发挥优势

根本不能丢,优势要发挥,这是行业信息化企业立足之本。

行业信息化企业最懂交通专业,行业信息化企业能最懂交通数据,行业信息化企业也应该最懂交通需求,所以要紧紧抓住和交通运输业务紧密联系的信息化业务,重点应考虑如下问题:

blob.png

(1)如何将掌握的行业数据和创新的商业模式相结合,产生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如何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5G等新兴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业务进行深度融合,发挥信息化助力行业发展作用;

(3)如何将承担的各级科研平台成果直接转化为交通运输生产力,发挥科技引领行业发展作用;

(4)如何将信息化手段和传统交通基建及机电工程结合,发挥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撑作用;

(5)如何为行业管理者提供更便捷、更全面、更高效的信息服务,发挥助推行业管理效能提升作用。

至于公众信息服务,更多的应该依靠社会互联网企业,借助他们广大的受众和传播手段来达到快捷、方便、贴心的交通信息服务。所以行业信息化企业要充分结合所在领域的行业优势,做好自身定位,充分发挥专长,打造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领域专属名片。

2、 结合形势、紧跟政策

要时刻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发展政策,行业信息化企业作为行业政策和标准的重要支撑单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家及部委政策、行业会学及协会政策、各省市政策等都会在第一时间掌握,未来应继续作为行业发展的智囊和实践者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从大数据、到“互联网+”,到数字交通,再到“新基建”,既是新政策,又是新形势,又包含新技术,行业信息化企业应该根据形势的变化实时优化或调整发展策略,与时俱进,这样才能让企业“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3、 技术引领、理念转变

“技术引领”是当下企业发展最流行的口号之一,信息化领域还是靠技术实力说话,讲几十页的PPT还不如直接展示一个真实的模型或信息化系统。

要根据市场需求、舍得投入、做好技术和产品的积淀,某些项目建设初期可以不考虑盈利,只要超前一步,信息化系统可复制性将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会让研发的核心技术优势称霸一方。

如在交通建设BIM领域,中交集团及下属企业、部属单位如公路院等都在进行大量的投入进行产品研发、标准制定和工程应用,为中国交通建设行业BIM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必将在未来市场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对于行业信息化企业,新机遇的把握不仅取决于用什么样的创新技术,还取决于用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和交通运输业务、信息科技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理念,对未来走向起着决定性作用,这里说的企业理念包含了使命、定位、目标、精神、经营思想和方针等等。

像华为公司,正因为拥有着“狼性文化”、“顾客第一”态度、员工奉献精神、以奋斗者为本、长期战略思考、循序渐进做决定、思考的力量等一系列企业理念,才造就出了华为今日的巨大辉煌。

4、 创新模式、突破体制

商业模式的创新在信息化领域是最司空见惯的,从免费打车,到免费骑车,都一次次突破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原来还真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但事后发现自己的隐私没了,依赖性有了;钱包消得快了,脑袋考虑问题慢了。

这些都是互联网企业的烧钱游戏,我们行业信息化企业玩不起、可能也想不到,但是我们也要主动创新我们的模式,不能等新的模式上门倒逼我们改变,曾经就有某数据中心类项目1元中标的现象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传统交通运输业务领域也有很好的模式可以相互借鉴如:交通建设企业做基建PPP的一些创新投资模式,部属科研单位的部试点项目技术支持+咨询设计模式,地方企业给地方业主提供的信息化服务代替项目建设模式等,同时也可以借鉴适合自身发展的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但这些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结合自身优势和交通运输业务特点积极探索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除了商业运作模式创新,内部体制机制模式的创新也很重要,应充分学习先进的互联网企业管理经验。行业信息化企业的组织架构构建、人才团队建设、薪资激励措施、企业文化创建等方面都要有别于传统企业进行重构、这样才能将一个普通的传统行业公司打造成新兴的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

5、 开放合作、互惠互利

信息化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打破壁垒,那么行业信息化企业就要有一个开发合作的心态进入市场,而不能闭门造车、两耳不闻窗外事,更不能唯我独尊。一个人解决不了所有的事情,心怀谦卑,才能行稳致远;一个企业左右不了全行业,包容天下,才能创造辉煌。

这几年很多行业单位都积极和高德、百度等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发布城市交通运行分析、节假日出行分析、拥堵分析等,这就是合作的典型案例,高德、百度有庞大的数据和计算能力,行业单位有交通专业分析能力和权威发布效应,相互结合就能互惠互利,也有利于政府和公众。

而行业内信息化单位之间,行业内外单位之间也要加强合作,优势互补,互通有无,这既是互惠互利,也是对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健康发展负责。

6、 资本运作、迈向国际

行业企业要仅仅想生存,根据目前环境、政策以及行业发展状况来看,应该问题不大,但是想要做强做大,甚至做成独角兽,以己之力,恐怕难于上青天。

因此,可以根据企业自身实际状况,适当利用资本运作,进行合资、兼并、控股等形式来弥补企业发展短板,并迅速获得更大优势资本的支配权,把“蛋糕一步步做大”,获得更大的资本增值,不仅在国内,甚至可以跟随着“一带一路”基建项目做到国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的公司。而行业企业也正在一步步努力。

2012年苏交科上市、2017年部属企业中公高科上市,河南、安徽、贵州等省交通设计院也陆续上市,开启了交通运输企业上市潮和发展潮;中交、中铁、中建等中央企业扛起了“一带一路”大旗,大力进军国外市场,信息化也作为重要支撑或重要建设内容在各国基建项目中大放光彩,这些都为行业信息化企业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为在世界交通运输信息化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立下了坚实基础。

blob.png

 “十四五”开局之年即将到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科技浪潮还正在兴起,科技强国、数字中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智慧社会等国家战略正在落实,行业信息化企业要敏锐地抓住未来方向和巨大的发展机遇期,相信只要对内坚持“团队、制度”两推进、对外坚持“技术、市场”两手抓,行业信息化企业必将迎来跨越式发展曙光,也必将助力交通运输行业持续稳步发展,支撑国家“交通强国”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相关链接

 

  栏目导航

新闻聚焦

专题报道

市场动态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在线订阅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亿聚力智慧交通网 www.citnet.cn 网站备案:京ICP备17017045号-1

Copyright © 2007-2022 , All Rights Reserve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转载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