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
首页 新闻 解决方案 行业分析 前沿技术 品牌企业 招标信息 智能交通产品与技术应用汇编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前沿技术

非凡十年!交大学科建设谱写新篇章!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 2022-10-24 11:02:54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交通大学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锚定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牢牢把握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强学科建设顶层设计,优化学科结构,强化学科内涵建设,完善学科布局,突出优势特色,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深化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优化学科布局

构建良好生态

“十三五”期间,学校以“尊重历史、面对现状、规划未来、突出重点、优化结构”为原则,全面优化学科总体布局,实行分类规划,分层建设,形成学科梯队布局。学校将所有学科分为重点学科、支撑学科、基础学科三大类,其中重点学科分为一流学科和交通特色交叉学科,形成了“3+7”重点建设学科布局。

“十四五”以来,学校以“统筹兼顾、共建共享”为原则,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具有良好学科生态的学科体系。继续实施学科的分类规划、分层建设、分步发展,明确学科发展重点,进一步做强优势特色学科,提升支撑学科,夯实基础学科,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培育新兴交叉学科。

学校以“智慧交通”一流学科领域建设为引领,以交通运输工程、系统科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三个一级学科为支撑,实施一流学科群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交通运输与工程类”“系统科学与经管类”“新一代信息技术”一流学科群,建设更多冲击一流水平的学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学术前沿,构建学科结构和布局更加优化、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多学科协同发展的一流学科生态体系,学科建设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突出优势特色

建强一流学科

学校深刻认识和理解把握“双一流”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扎根中国大地,瞄准世界一流,始终坚持服务交通强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进一步强化交通、信息等学科领域的优势特色,面向相关领域世界科技前沿,以学科建设为基础,明确研究领域,凝练学科方向,产出若干高水平原创成果,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巩固和扩大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的国内外竞争优势,高质量推进“双一流”建设。

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重点建设以交通运输工程、系统科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三个一级学科为支撑的“智慧交通”一流学科领域。服务国家交通重大需求,培养交通行业领军人才,引领科技创新,带动学校整体发展。

首轮“双一流”建设,学校整体建设成效显著。“智慧交通”一流学科圆满完成建设期各项任务,总体情况成效评价为“第一档”(显著),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等方面建设成效突出,在若干学科方向上引领国际学科前沿,在国家交通行业领域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校继续建设“智慧交通”一流学科领域。以交通运输工程、系统科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三个优势特色学科为基础,传承发扬学科优势特色,持续推进交通基础理论研究,聚力攻关交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超前部署引领未来交通发展的前沿技术,带动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

加强学科交叉

培育新兴学科

学校坚持理工融合、工管结合,加强交通运输类学科、信息类学科、工程类学科、经管类学科以及基础类学科之间的深度交叉融合,完善学科交叉融合机制,抓住新增交叉学科门类的契机,开展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加强交叉学科平台建设,大力培育和发展前沿和新兴交叉学科。

2016年

学校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学科成功申请增列了具有交叉学科内涵的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2019年

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学科联合申报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交叉学科建设项目获批北京市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

2021年

依托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自设交通能源与环境工程二级学科。

2022年

制定并实施“面向2035的学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重点布局未来交通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交叉学科和前沿基础学科,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形成新的前沿学科方向,建设一批新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学术高地,培育若干引领世界学术前沿的新的一流学科领域。

深化机制改革

激发学科活力

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学科建设领导决策机制和学科建设协调工作机制。

成立了学校“双一流”引导专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事务进行审议与决策,强化了对一流学科建设工作的组织与领导。

成立了学科建设委员会,完善学科建设委员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校学科建设委员会在学校学科建设及“双一流”建设中的作用。

明确了学科建设责任,建立了学校、学院、学科三级学科建设管理机制,探索构建了学科责任教授和院(系)负责人有效协同推进学科建设的体制机制。

以“引导、自愿、关联、贡献、共享”为原则,明确了学校所有专任教师的学科归属。

强化了以学科为导向进行重要资源配置的机制。全面建立以学科绩效评估为依据统筹规划和配置学校人、财、物、房、限制性指标等各类资源的机制,建立了以学科为导向的教师岗位聘任和晋级晋升机制、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机制和学科建设经费分配机制。

建立了“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滚动支持、动态调整”的学科建设项目管理运行机制。

实施了常态化的学科自我评估机制。构建学科动态自我监测系统。建立学科建设年度汇报制度。

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期,制定并实施《北京交通大学深入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在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统科学三个一级学科实施学科、平台、专业、机构、负责人相统一的“五位一体”学科建设体制。

在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统科学三个一级学科实施机构负责人、首席教授、联系校领导“三方协同”的学科负责人制。

学科建设

成效显著

“十三五”以来,学校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学科建设水平明显增强,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学校交通等行业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获全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

高水平师资队伍及团队建设成效显著,新增院士2名,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

引领智慧交通学科领域世界科技前沿成效显著,在列车全自动无人运行驾驶、高铁无缝线路、高铁列控系统等方向攻克“卡脖子”技术,实现世界领先,双主持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新增智慧高铁系统前沿科学中心等国家级平台。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移动专用网络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纳入新序列。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国家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获得教育部现场评估优秀的成绩。

交通信息等领域高水平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显著,自主研发的CBTC升级全自动运行(FAO)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以此为基础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标志性成果——交控科技公司在科创板成功上市。

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以及高铁走出去教育培训成效显著,服务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完成铁路、轨道交通及相关基础设施领域涉外培训2000余人次,国内针对交通领域的教育培训18000余人次。

学科声誉

显著提升

十年来,在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学科声誉不断提升。学校在最具影响力的国内外大学学科第三方评价中进步显著,上榜学科数量和排名均明显提升。

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系统科学连续4次蝉联第一,5个学科获评A类学科,7个学科进入B+。B类及以上一级学科20个,占比达一级学科总数的60%,优势学科继续保持领先,重点建设学科进步显著。

学校在各类第三方学科评价中屡创佳绩。交通运输工程学科4次位列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榜首。交通运输工程、系统科学获评中国顶尖学科。交通运输工程连续5年蝉联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全国第1;系统科学连续4年位居榜首。

“十三五”以来,学校入围世界四大学科排行榜的学科数量显著增加。

·入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数从10个增加到15个,其中交通运输工程、通信工程、土木工程、仪器科学进入世界前50,电子电力工程进入世界前100。

·入围U.S.News世界学科排名学科数从3个增加到14个,其中土木工程、电气与电子工程、机械工程进入世界前50,工程学进入世界前100。

·入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的学科数从4个增加到8个。

·入围THE世界一流学科数从0个增加到5个。

学校进入ESI世界前1%学科数不断取得突破,从2012年的1个增加到现在的8个,取得显著进步。工程学于2019年进入世界前1‰。与此同时,ESI高被引论文持续上升,从2012年的6篇,跃升到目前的214篇。

 

相关链接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在线订阅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亿聚力智慧交通网 www.citnet.cn 网站备案:京ICP备17017045号-1

Copyright © 2007-2022 , All Rights Reserve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转载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