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
首页 新闻 解决方案 行业分析 前沿技术 品牌企业 招标信息 智能交通产品与技术应用汇编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前沿技术

郜春海“一路向远·中国智慧交通发展”地铁的智慧“大脑”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 2022-12-01 12:16:31

0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

信号系统的发展历程

以地铁为首的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发展迅速,如何确保线路上所有列车安全、可靠、高效运行?这就需要被誉为轨道交通“大脑与神经”的信号系统来保障。30年的时间,随着开通线路不断增加,建设经验不断积累,技术不断进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关键技术成功地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了自主可控发展。

郜春海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发展历程是从完全靠人开始的,后来发明了自动信号,遇到红灯通过钢轨把信号传到车上,车上解码后跟车内的刹车系统联动起来,这样就是由机器再发送行驶指令,现在信号系统发展到了无人驾驶,如果按照自动化等级来划分,一级只有一个安全防护,如果司机睡着了,这个车能自动停下来,二级叫自动驾驶,像京张高铁,它现在处于二级,启动还是完全由司机去判断,因为司机要看前方的线路有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它的责任还在司机上,但是会有按钮,类似于汽车的自动巡航,但是人是主要的。到了GoA3级,不需要人去判断,但是车上得有一个人坐着,万一遇到特殊情况,司机要拍一个紧急按钮,到了GoA4级,就没人了,前方的障碍物、检测,这些所有的环境检测,全部由机器来实现。

那么为何高铁不能实现和地铁同等的自动化水平呢?郜春海表示,自动驾驶受风霜雪雨影响是比较大的,高铁的线路长,从北方跑到南方,有可能就过了三个季节,要实现完全无人驾驶难度比较大。但是地铁线路比较短,在这样短的距离下环境变化没有那么大,所以它的自动化程度是比较高的。地铁走到今天,全国地铁最低的是GoA2级,就是有自动驾驶,最高的是GoA4级,高铁全球最高的就是GoA2级。

02

“地铁交通大脑”的发展现状

信号系统被称为地铁的大脑,是轨道交通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信号系统用于列车进路控制、列车间隔控制、调度指挥、信息管理、设备工况监测及维护管理,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实现行车指挥的关键系统。但在前些年,信号系统却一直依赖进口,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引起国内的重视。

郜春海说,无人驾驶20年前国际上就有了,而中国真正做无人驾驶是当时在北京的燕房线,13年拿燕房线做示范工程,当时是中国第一条自己做的无人驾驶,后来17年开通,再后来升级成国家示范工程。从17年到现在,全国地铁新建线路大概40%以上的线路是无人驾驶的,像北京燕房线,大兴国际机场线,后面的17、19 、3、12这几条线全是无人驾驶线,深圳今年第一条无人驾驶也开通了。

郜春海表示,轨道交通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了第五代智能化水平,这是传统技术和未来新技术的分水岭,第五代可以实现车与车之间的通信传输,这样就省去了地铁控制中心的人力物力成本,是传统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到了第六代,就完全是人工智能,在国际上,第六代技术也都还在探索阶段。“第五代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跟国际上是并驾齐驱的,但是从应用上讲我们占了便宜,因为老外他有这个技术,他没地方用,他原来都拿着中国来试,现在中国不需要他试了,第五代我们已经应用了,老外的现在还没有去应用,在这个阶段技术方面我们并驾齐驱,但是从应用方面我们积累的经验要比他们强,所以我们现在到第六代,叫虚拟编组,在北京11号线,如果这个实验完了,验证成功了,我们才真正可以说,我们自己在这个领域里面,是在领跑阶段,现在已经进入并跑阶段了,在未来的一两年,我们将会进入到领跑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