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既白,来自广东省佛山市的吴先生踏上广佛地铁,从菊树站开启一天的通勤之旅。38分钟后,他走出珠江新城站,办公大楼就在眼前。此时,40名广州市中小学生在新能源公交车上聆听讲解,体验和了解公共交通绿色出行;深圳市M387路公交车稳稳停靠在机场新航站楼站,驾驶员柯土龙操纵控制器,电动伸缩导板从车厢后门缓缓伸出,一位使用轮椅的乘客顺利上车……
南粤大地,绿色环保的通勤模式,科技智慧的交通装备,温馨舒适的出行服务无处不在,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绿色文明出行蔚然成风。
广东交通运输部门着力改善绿色出行环境,聚焦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品质,群众对绿色出行的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绿色出行之路越走越宽。
出租汽车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提供运力保障。
城市新绿让市民爱上公交
“龙津东路站到了!食早餐,去西关……”当广州8路公交车驶入站点时,车辆广播便传来粤剧唱腔,介绍该站的人文风貌。“8路一直是老城交通动脉,连接荔湾、越秀、海珠三个中心城区,途经西关、石室教堂、海珠桥等广州历史街区和地标。这条线路承载着几代老广深厚的情怀与记忆。”家住泮塘总站附近的刘女士是一名地道的广州人,“如今崭新的车辆,独具特色的报站和智能扫码支付等服务,让老线路充满新鲜与活力。”2020年以来,广州更新2347辆公交车,累计投放1.5万辆电动公交车,实现100%开行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
广州公交8路新能源公交车行驶在老街区,为乘客讲述广州历史。
广东公共交通出行的“新”还不仅于此。
作为国内首条全地下时速160公里的地铁,广州地铁18号线率先使用基于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的轨道交通操作系统,在国内首次采用刚性接触网供电系统和单相组合式同相供电技术,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宽带无线通信等先进技术为乘客及运营人员提供多维度、全息化的通信服务……一系列新技术新工法新设备的应用,将广州地铁18号线打造成国家级快速城市轨道交通示范线路。
创新的装备和优质的服务为广东人民出行铺就了“绿”的底色。例如,广州已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生态友好、清洁低碳、集约高效”的绿色出行服务体系。《2021年广州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广州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78.8%,绿色出行服务满意率达85.2%。
沿着广佛线一路往西南方向到佛山市。9月3日,一场以“创建公交都市倡导绿色出行”为主题的定向赛在这里举行。来自佛山各区约50位市民从广佛地铁金融高新区站出发,利用“佛山e码”乘坐公共交通到达指定6个地点完成相关任务,体验城市绿色出行定向赛的乐趣。
家住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的甘女士,一大早带着两个孩子乘坐公交前来参加活动。“每个任务点乘坐的公交线路和时间,我都记录在纸上,最快42分钟就能完成任务。”甘女士提前做了攻略,“平时,我上班经常乘坐公交车,非常方便。现在我还是南海区公交义务监督员。这些年来,佛山公共交通发展得越来越好。”她还表示,这次带着孩子们来参赛,希望他们能了解并支持绿色出行的环保理念,以后更愿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佛山倡导绿色出行定向赛活动吸引许多小朋友参加。
截至今年6月,佛山市累计开通轨道交通线路5条(段),运营里程增加至81.7公里,满足市民市内和跨市出行需求;开通个性化高品质辅助公交专线近300条,推出“网约巴士”即时响应群众出行需求,深化公交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全域公交一体化,100%建制村通公交、有站亭;建设提升903公里自行车专用道,让市民享受骑行乐趣。“轨道+公交+慢行”的佛山市公共交通绿色出行体系已基本建成。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简称共享单车)是慢行系统的重要一环。广州和深圳聚焦租用、骑行、停放、归还的全过程,以总量控制为中心,坚持源头管理和末端监管并重,强化新技术、大数据手段实现精细化治理,引导公众参与监督,形成“企业主体、政府监管、多方参与”的共享单车共建共治共享体系。
便捷通畅的交通系统是保障绿色出行的核心。今年以来,东莞开展了高频干线换乘服务提升项目研究,对主要公交线路进行精简整合。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利用客流大数据,指导东莞巴士优化中心城区公交线路,缩减无效运营里程,打造一条高频骨干线+N条接驳线路的“1+N”公交网络换乘服务,形成便于认知、易于换乘、高效衔接的骨干公交网络,为市民提供“自由式”出行服务,引导市民从“按线出行”向“按网出行”转变。
在珠海,一些客流量大的公交车站已升级为绿色交通微枢纽,为微公交、自行车等提供接驳服务。汕头公交支持多款App提供公交出行信息查询和非现金支付服务……
绿色交通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绿色出行新风尚加快形成,是广东省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关于开展绿色出行行动等决策部署,深入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营造协同共治绿色出行环境的缩影。通过公交都市和绿色出行创建行动,广东绿色出行成效显著,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交通服务创新升级,绿色文化逐步形成。创新、绿色、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广东增色添彩。
适老服务提升出行幸福感
交通运输关系国计民生,服务亿万群众。
交通运输部2022年更贴近民生实事方案指出,要推行适老化交通出行服务。广东省印发工作方案,推动全省各地统筹推进城市公共汽电车、城市轨道交通、出租汽车等领域适老化服务提升、车辆更新、设施改造,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增更新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公共汽电车,打造优化敬老爱老城市公共汽电车线路,开展公共汽电车站台适老化改造,“一键叫车”便利老年人打车,地铁配备上下车无障碍渡板……细节见真章,服务显温情。
在深圳,76条线路的578辆社区巴士,日均服务约2.17万人次,被市民亲切称为“微巴”。“原来从小区走到地铁口还有一段距离,一直听说微巴很方便,果然名不虚传。”近日,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南岭村社区新开“微巴”线路,让家住东大街桂芳园小区的李阿姨称赞不已。
除了深入社区的“微巴”,深圳市已投用设置无障碍踏板的公交车3000余辆,较去年增加近76%,并已优先在交通枢纽、公共文化设施、公园和旅游景点、福利机构等重点场所周边线路投放。
中山市引导辖区企业升级老年乘客较多的公交线路,完善公交站台语音提醒设施,设置候车座位及智能电子站牌,为老年人等候公交提供便利。值得一提的是,中山还将港澳两地60周岁以上老年人纳入免费乘车范围。
截至今年8月底,广东省城市公共汽电车领域适老化出行服务工作取得较好进展,本年度新增及更新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公共汽电车共2490辆,已超额完成交通运输部650辆新增更新车辆的任务指标。全省共有9578辆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公共汽电车投入运营,已有敬老爱老城市公共汽电车线路137条,符合适老化改造要求的公共汽电车站台共141个。
为让广大老年人也能享受数字技术的红利,今年6月,广州市不少小区门口迎来“新伙伴”——助老打车暖心车站。醒目的站牌,硕大的二维码,老年人只需用微信、支付宝或高德地图扫一扫,就能使用助老打车功能。“起点自动定位到暖心车站,一键呼叫车就来了。当面告诉司机师傅目的地,还能现金支付。”家住越秀区东园新村2号院的刘女士说。
梅州、汕尾、江门、阳江、揭阳等地在各网约车平台开通“一键叫车”功能,河源、中山、潮州、韶关等地开通巡游出租车“95128”电召服务热线,为老年人打车出行提供便利。
深圳地铁无障碍渡板已在多条线路应用。
温暖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地铁站里也不例外。
今年7月,一名乘客在深圳地铁3号线晕倒在地,周边乘客见状后,分头拨打120电话、联系列车安全员。“当时我在站台值守,听到有乘客下车求助,我们立刻携带自动体外除颤仪赶往目标车厢,疏散围观乘客,配合施救。”深圳地铁3号线田贝站值班员唐巧华回忆道,“120医护人员很快赶到现场,因抢救及时,乘客脱离危险。”截至目前,深圳地铁通过心肺复苏、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已成功救助21名乘客。
挂在墙上的自动体外除颤仪,步梯处设置的无障碍升降平台及呼叫按钮,楼梯扶手处刻着的盲文,站台配备的无障碍卫生间和母婴室,站台工作人员提前为特殊乘客准备的无障碍踏板,雨季里为乘客准备的公益雨伞……种种贴心设计,让每个出行者倍感安心。
流动名片传递文明新风
日前,一张照片温暖了很多人。照片中,一位“的哥”单膝跪地,耐心地帮一位阿伯挪腿上车。这一幕发生在广州市白云区防疫管控区内,这位“的哥”是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如约就医爱心车队驾驶员王中克。今年4月,他进入白云区人和镇,负责管控区内有就医需要的居民转运工作。
“照片是附近保安拍的,当时也没想那么多。老人家上下车不方便,我们能帮就帮一把,不是什么特别的事。”王中克回忆,“老人家腿脚没力气抬不高,我让他先坐在座位上,然后再帮他把腿挪上车。这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事,我相信不管谁遇到了,都会这么做。”
王中克是千千万万出租汽车驾驶员中的一员,他的暖心服务也是广东出租汽车文明服务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