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
首页 新闻 解决方案 行业分析 前沿技术 品牌企业 招标信息 智能交通产品与技术应用汇编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共交通 > 项目案例

三门峡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及未来展望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 2022-09-22 12:10:10

建立便捷、畅通、安全、绿色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虽然每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产业布局、领导者的风格和见识不同,但城市交通的发展进程中带来的诸类社会问题,让人们普遍认识到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性。公交是人民的公交,公共交通事业是社会公益事业,公交姓公,公交的发展离不开人民,更离不开政府,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已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


公交是平民公交,从一个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程度可以看出这个城市的发展和管理水平。公共交通的理念也检验着一个城市执政者亲民、为民的情怀和态度。公交既是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求,又能解决城市病中诸多如交通拥堵等问题,更是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传大禹治水,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疏黄河水东去,三门峡由此得名。


三门峡市位于黄河流域中游,是河南省的西大门,“一带一路”及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重要节点城市,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是1957年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而崛起的新兴城市。


三门峡市依河而建,生态宜居,“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树半城田”。市区有两区(湖滨区、陕州区)和两个功能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省级经济开发区),城区面积61.2平方公里,人口49.27万人。


近些年来,三门峡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大天鹅之乡、首届《魅力中国城》十佳魅力城市、中国摄影之乡等称号,被誉为黄河明珠、天鹅之城。


三门峡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位于西安和郑州之间,自古就有“两京锁钥”之地位。境内陇海铁路、郑西高铁、连霍高速、郑卢高速、栾卢高速、G310贯穿东西,浩吉铁路、三洋铁路、运三铁路、三淅高速、渑垣高速、G209贯穿南北。


一、三门峡市公共交通现状


三门峡市公共交通公司是从事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服务的国有公益企业,隶属于市交通运输局。截止2021年底,公司现有职工905人,现有停车场3处,营运线路26条,营运车辆299台(其中纯电动公交车174台、混合动力公交车67台、天然气公交车58台)。固定资产19834万元,年营运里程1837.9万公里,年营运收入3064万元,年客流量4237万人次,年亏损1613.6万元。公司下设9个职能科室、4个营运分公司、一个出租车公司、IC卡中心、营运调度中心、收银中心、维修车间、充电站。


三门峡市中心城区公交出行分担率占全方式比例35.9%,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45.33%,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58.13%。公共交通500米站点覆盖率达到100%,万人公共交通保有量达11.5标台/万人,公共交通正点率为90%,高峰时段平均运营时速达17公里/小时,人民群众对公共交通满意率达95%以上,公共交通专用车道设置率为3%,绿色公共交通车辆占比为77%,公共汽车责任事故死亡率为0人/百万人。公共交通运营补贴达到49%左右,公共交通一卡通跨省市互联互通城市已达318个。公交车的平均车龄为3.2年,公共汽车车均场站面积119平方米/标台,公共汽车港湾式停靠站设置率为11.5%,公共交通优先通行交叉口比率为0%,公共交通从业人员平均收入水平为44157元/年。


近几年来,三门峡公共交通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敬老文明号、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3路线、9路线先后被评为“省级青年文明号线路”,2路线被授予“公共交通示范线路和五一巾帼奖”,IC卡中心和迎宾一号被授予“工人先锋号”。公司涌现出了王蓉、王慧丽、张良、王青林等一大批省、市级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二、三门峡市公共交通发展历程


(一)


1956年三门峡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开始修建,1957年三门峡市建立,1958年大炼钢铁。当时,三门峡市区仅有人力车533辆,畜力车84辆,汽车27辆。为了满足三门峡大坝工程建设及城市发展需要,由三门峡建设局负责筹建了三门峡市公共汽车站。


三门峡市公共汽车公司的前身是三门峡市公共汽车站,汽车站的前身是洛阳专区三门峡工区运输站。



1956年8月,三门峡市区仅有脚踏三轮客车10辆从事火车站到市内渡口的客运业务。1956年12月1日成立三门峡工区汽车队,有汽车27辆,归洛阳汽车运输总站领导。


1957年6月20日,以三门峡工区运输站为基础,成立了三门峡运输公司,地址设在东风市场15号。


1958年7月24日,三门峡运输公司改为三门峡市交通运输管理局汽车队。


1959年9月9日,三门峡市编制委员会和建设局“三建字(59)06号文”成立三门峡市公共汽车公司,9月30日公司挂牌成立,正科级单位,系全民企业,核定事业编制13名。其职能为担负三门峡市区内公共交通客运任务。公司成立之时仅有客车2辆,首次开辟了1条湖滨市场至东风市场2.3公里营运线路。


1967年3月22日,“三门峡公共汽车公司”更名为“三门峡市人民汽车公司”。


1988年12月28日,三门峡市编制委员会“三编字(88)83号文”同意将“三门峡市公共汽车公司”更名为“三门峡市公共交通公司”。


1989年11月10日,三门峡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三建字(89)第122号文”批复“三门峡市公共交通公司暂定为中型二类企业”。


(二)


1959年9月,三门峡公共汽车公司成立之初,选址在现六栋楼处的一个二层楼上,借了5间房屋办公,仅有的两辆客运汽车只能在上村附近停放。1962年六栋楼划归陕县,公司迁址于原市工程队处(今崖底乡田家渠),借用工程队19间平房。1967年4月9日迁到百花剧院旧址(今陕县医院斜对面)。1968年,为方便车辆调度及减少交通事故和节约能源,迁址到现大岭路北段纺织品批发站对面,占地6032平方米,有一排平房、三间车库。直到1984年才有2144平方米的办公楼、车库和停车场。1984年6月,在现址(火车站公交停车场)购地22亩。1984年5月才迁址到三门峡火车站斜对面现在的办公地。1986年2800平方米的家属楼竣工。1987年1100平方米的西办公楼建成。



1959年,三门峡公共交通公司仅有2台营运车辆,一条营运线路,客运收入仅782元。1960年增到4台车。1962年公司仅有32名职工,固定资产154175元,客运收入139844元,全年行车128600公里,净利润34967元。


1966年,营运车辆6台,4条营运线路,162001元固定资产,101855元客运收入,8160元净利润,客运人数141450人,全年行驶里程213669公里。


1976年,公司有职工94人,营运车辆13台,13条线路,466217元固定资产,客运收入256333元,客运总人数322213人,全年行驶386586公里,百公里耗油29.5升。


1985年,181名职工,营运车辆24台,5条线路,1366231元固定资产。全年行驶1119293公里,客运总收入898721元,客运总人数886898人,利润15966元,百公里耗油20.6升。


2010年,公司有职工940人,营运车辆227台,13条线路,固定资产3817万元。全年营运里程1444.5万,总收入4167万元,年客运总人数4761万人次,亏损422.7万元,百公里耗油19.2升。


2021年,公司有职工905人,营运车辆299台,营运线路26条,固定资产19834万元,年营运总收入3064万元,客运总人数4237万人次,年亏损1613.6万元。


60年来,公司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门峡市的公共交通场所几易其地、公交车辆从当初的2台到现在的299台、从没有停车场到而今的3处停车场、职工从当初的13名到最多时的1083人、线路从当初的1条到现在的26条、固定资产从当初的几万元到现在的近2亿元、客运人数从当初的几万人次到现在的年近5000万人次……



(三)


1964年之前,车辆的一般性保养和修理基本上由汽车驾驶员负责,1965年之后修理厂站成立。



1982年成立了出租旅游汽车公司,有两辆面包车、两辆华沙轿车从事出租业务,1987年出租汽车达到10辆。


1986年公交旅社对外开放。同年底,随着私营交通企业的蓬勃发展,城市客运市场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为适应市场,三门峡市公共交通公司成立了劳动服务公司。


1991年公共交通公司扩修了修理车间。


2007年客运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为适应市场形势,公司于2007年6月18日实行了无人售票,使300余名售票员成功分流。


2011年又在全省率先实施公共交通新能源战略,发展绿色公交,构建低碳交通。



2013年公开招标购置一批绿色环保天然气公交车。同年底,购置新型桑塔纳轿车200辆,组建公交出租公司。



2018年购置更新纯电动公交车8台,2020年新购置166台。


(四)


1959年9月——1961年10月,三门峡公共汽车公司没有成立党支部。1961年11月公司才建立党支部。1989年2月16日,中共三门峡市建设委员会“三建党(89)10号文”批复“公交公司党支部”为“中共三门峡市公交公司总支委员会。”


1959年9月——1961年,三门峡市公共汽车公司隶属于三门峡市建设局;


1962年三门峡市公共汽车公司隶属于三门峡市建设科;


1963年——1985年,三门峡公共汽车公司隶属于三门峡市建设局;


1986年——1987年三门峡公共汽车公司隶属于三门峡市城乡建设环境委员会;


1988年——2009年三门峡市公共交通公司隶属于三门峡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


2010年至今,三门峡市公共交通公司隶属于三门峡市交通运输局。


1959年9月——1960年5月,高延彦同志任党支部书记;


1960年5月——1961年10月,王发顺同志任党支部书记;


1961年10月——1961年11月,刘不明同志任党支部书记、经理;


1961年11月——1962年6月,张纯善同志任党支部书记、经理;


1962年6月——1962年9月,张金旺同志任党支部书记、经理;


1962年9月——1965年1月,芦宪章同志任党支部书记;


1965年7月——1965年8月,龚谦诚同志任党支部书记;


1965年8月——1970年3月,沈志昌同志为党支部书记、经理;


1970年3月——1982年2月,李进先同志任党支部书记、经理;


1982年2月——1984年4月,曲培藻同志任党支部书记、经理;


1984年4月——2002年5月,张小怀同志任党支部书记;


1984年4月——2000年12月,党振中同志任经理;


2002年9月---2006年6月姚云章同志任经理,2006年6月至2012年10月任党总支书记;


2005年1月---2006年5月张良同志任书记,2006年6月至今任经理,2012年10月至今兼任党总支书记。


(五)


公交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历届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三门峡市公共交通公司63年的发展历程,先后历经过政府扶持、自由发展、政府强力干预、政府适度宏观调控等发展阶段。从63年的发展史看,市委、市政府对公交的关怀令历代公交人感动。公司成立早期,市委对公司的领导班子建设十分重视,党支部书记、经理中有从抗美援朝转业的老干部,有行政十七级的干部,有从核试验基地汽车团副团长任上转业的干部,有从市公安局副局长任上调来的干部......


2022年3月9日下午5时,今年71岁,1975年3月25日到公交公司上班,从公司后勤科长任上退休的程鹏科老人电话告诉笔者:当年公司成立之初,仅有的松花江1号、2号车还是中央领导批示给公司的。厂家的货车头,公司自己造的车厢……


今年72岁的时栓先生(退休前为公司材料科科长)说:“我1975年上班,公司在大岭路现三门峡市财会职业技术学校对面,办公条件极其简陋。后来才搬到黄委会通讯站院内。几十年来,一路看到公司的发展变化,旧貌换了新颜,作为一名老职工,由衷地高兴。”


党振中老人告诉我们,在他任上,区划调整后的第一任市长王如珍两次乘座公交,在车上调研、办公,听取公司汇报,解决具体问题。现在黄河东路加油站的站点就是王市长根据市民出行需求而让设立的。


笔者从市档案局查到,公交公司当年从几间办公室到目前的办公场地,半个多世纪五易地址,规模一步步壮大,无疑都是市委、市政府的决策。


一份档案中显示:“1967年4月9日,市人民汽车公司搬到百花剧院旧址。”


1986年11月3日,三门峡市人民政府通知市交通局:“发往西站的5路公共汽车,按市公共汽车对待,从1986年12月1日起免征养路费。”


1988年12月21日,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就市公共汽车站亏损问题经第二十四次市长办公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决定:


1、市区一路公共汽车票价不准上涨,发往市外的车一律执行长途汽车票价。


2、市商委要尽量多给市公共汽车公司一些平价汽油。


3、不属于经营性亏损的部分,由市财政局予以弥补。


二十多年来,每逢节假日,尤其是大年初一,三门峡市四大班子的主要领导都要到公交公司看望慰问一线职工。


2006年1月18日,为解决公交公司的困难,经听证会表决、市政府同意将公交票价由0.5元调到1元。


2010年以来,是公交公司发展史上政府扶持力度最大的阶段,市委市政府就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先后出台的文件和纪要6份。现任公司书记、经理张良告诉我们:“市政府全额购车、停车场建设、财政补助、智能调度、经营200辆出租车营运……。”


为了三门峡公共交通的发展,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大力发展三门峡公共交通的文件、市政府三次下发了支持公交公司发展的会议纪要,特别是2020年8月21日,市长安伟在政府二楼会议室主持召开的市长办公会议。纪要强调:公共交通涉及广大市民尤其是普通市民的切身利益,是一项具有广泛普惠性的基本公益事业,必须提高服务水平,办人民满意的公交,切实解决公交经营面临的困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妥善解决所欠社保及人员转岗问题,减轻企业负担,加快新能源车辆更新,提升公交智慧管理水平……哪一项都彰显着市委、市政府对公共交通的关怀与厚爱。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三门峡的城市公共交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1997年建成了自己的加油站,从2000年到2006年,三门峡公交实现了完美的“大转身”。与国内外大都市接轨并媲美的新型豪华公交车辆逐步登场,2007年全线开通了无人售票和IC卡收费系统,公交车上配置了电脑报站器、显示屏等新型设备。新技术、新装备相继投入使用,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公共交通向科学型、技术型、智能型、人性化的方向发展。2011年政府投资1000万元购置了10台油电混合动力新能源公交车,投入到市区主干道黄河路公交一路线运营,是我省首家新能源车辆使用示范点,三门峡走在全省新能源车辆应用的前列。


2012年投入200余万元安装并实施了GPS智能调度管理系统,从此实现了自动报站、超速报警、间距保持、车辆定位、故障报修、应急调度等功能。2015年开通了实时公交手机查询系统。2017年完成了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工作,实现了与全国381个城市的互联互通。2018年开通了三门峡行APP。2019年后陆续开通了移动支付系统。2021年12月底53个5G智能候车亭建成投入使用。



三、历届公交主要领导干部的公交情怀


(一)


2022年3月10日下午,天气晴好。在公交公司一楼的党员活动室内我们采访了党振中老人。


党振中,76岁,精神饱满,岁月的沧桑让他沉着慎言。


1979年他到市公交公司任党支部副书记,1984年4月至2002年任公司经理。他告诉我们,1979年公司仅有16台车,80多名职工。他到任后,面临诸多困难,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文革遗留下来的后遗症:班子不团结,职工之间多派性。公司没有钱,银行贷不来款,财政扶持不到位……为争取社会对公交行业的同情,为了上级的支持,这位铮铮铁骨的硬汉子带着一班人硬是开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为了一线职工的福利待遇及尊严,为了职工能吃上顿热乎饭,为了家在农村的一头沉工人们能有夫妻团聚的生活居所,为了让单身职工有个窝,在公司仅有4万元的条件下,咬紧牙关建起了家属楼、锅炉房、职工食堂、幼儿园。他动情地告诉我们:“工人最可爱,工人最可怜,工人最可怕”。任上,一方面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宁下一线都不在办公室待”,三伏天带领机关干部服务一线,到线路上送水、递毛巾,还让职工监督干部;另一方面下大力气抓内部管理,带队伍,树形象。珍惜公司职工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把“城市公交”办成“人民群众的公交”,让百姓满意,让政府放心。


他谦虚地说,我是个直人,为了购买车辆,为了发展,不得不让职工集资,难为了职工。退休后反思:在任二十余年,虽然也有遗憾,但尽全力了。自我评价,是合格的经理。尤其在任期时确定的“优质服务,安全生产,改革创新”等理念,至今都不过时。他说,那时“中层干部个顶个干事”,“职工守纪律”,“公司出干部”,三门峡的公共交通事业整体得到了长足发展。



(二)


2021年12月的最后一天,一个偶然机会我和张小怀先生巧遇,并在三门峡中医院的病房中对他进行了长时间采访。


张小怀老人已经80岁了,红光满面,风清气爽,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谈到公交公司,老人十分动情。


他是军人出身,曾有25年军龄。早年在核试验基地任过连长、副营长、营长、汽车团参谋长、副团长。1984年从大西北转业后分配到三门峡市公交公司工作,2002年光荣退休。他告诉笔者,可能是熟悉汽车业务组织上才让到公交公司来的。


那时公交公司的条件十分简陋,办公地点还在前进市场二印厂的对面,公司仅有18台车,170名职工,固定资产不到200万元,日收入仅500-600元。大约在1984年底才搬到三门峡火车站。当时单位队伍较乱,职工思想不稳,告状较多,领导时常变动。他初到公司时任书记,党振中为公司经理。


他很怀念和党振中一起工作的那些日子,他告诉我,党振中人脉广,有能力,看问题客观,想事周全。在他们的任期,买车、购油、建停车场、建家属楼、办托儿所、幼儿园、食堂、澡堂、医务室,成立服务公司,每年组织职工外出旅游,发工作服,办文艺节目,关心职工生活。1989年公交公司成立党总支。到2002年底,公司已发展到130台车,700余人,固定资产达3000多万元,每天收入最高达14万元,公司已开设了6条线路。除市区外,西站、渡口、菜园乡、磁钟乡、三门峡大坝、交口乡的马家店村都发有公交专线。


那时班子团结,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抓的好,注重技能培训,纪律严格,奖罚分明。员工收入高、福利好,上劲心强,积极要求入党,职工一呼百应。他感慨那一时期:“班子团结,干部以身作则,关心职工,以人为本,创业争收,一心为公;完善制度,依章办事,职工实惠,齐心协力”是企业的主流。



他不止一次地告诉我,司机要集“驾驶员、安全员、服务员、导游员”于一身,“群众是基础”、“原地踏步就是倒退”、“党组织要坚强,其作用要发挥好,要凝聚人心”、“遇事班子要沟通好,领导不能搞特殊”……


(三)


2022年3月14日上午,我们电话采访了居住在郑州市的姚云章先生。多年来,姚对公司始终有着浓烈的感情。他1986年到公交公司任车队长,1988年任生产科长,1992年任公司副经理,2000年到市政工程处任职,2002年底又回到公交公司任经理,2006年转任书记,2012年光荣退休。


在他任经理期间,一是解决了人心涣散,职工思想不稳的问题。二是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更新老旧车辆60余台。三是给市政府建议对三门峡的客运市场进行整顿,市里才下决心取缔了既影响市容市貌又无安全保证的小三轮车。四是精简机构,压缩机关人员,把骨干力量充实到生产一线;对中层干部实行聘任制;保证了每月15日按时发放工资,使职工拧成一股绳,上下一条心,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五是主持迁走了办公院内被市里视为“定时炸弹”的安全隐患“加油站”,修建了机关大院,建起了向阳家属楼、文博城停车场。六是根据当时公交公司一线职工的现状,解决了职工用早餐的问题,给职工送生日蛋糕。七是制定了一整套制度,一级管一级,让制度说话,并抓好落实。



姚云章是位作风强硬的干部,思路清晰,统揽全局,知道自己和各位副手的职责,敢于承担责任,知道怎么当好班长。他要求干部要讲政治、学业务,坐下能讲、提笔能写、出去能干。当时的公交公司在全省兄弟地市有一席之地,三门峡公交是河南省公交协会的副理事长单位。他本人也曾获得过河南省建设厅“五一劳动奖”,三门峡市“五一劳动奖”。


他告诉笔者:“在任几年,该干的事干了,该给职工的福利给了,工作上让政府放心,服务上让市民满意,现在回想起来,于心无愧。”


(四)


在三门峡公共交通的历史上,张良有着特殊的身份。一是从时间上讲,他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三门峡市的公交事业,从参加工作至今,始终没有离开过公交。二是从任职情况看,他先后任过书记,任过经理,书记、经理一肩挑。他对公交的熟悉是方方面面的,他对公交的了解是深层次的,他对公交的情怀是发自内心的,他对公交的贡献有目共睹,他对公交的感情体现在他在任上的一言一行中。


张良,1985年8月到公交公司上班,先后在生产科工作过,任过车间副主任、主任,2000年任公共交通公司经理助理,后来任公司副书记副经理。2005年元旦任公司党支部书记,2006年6月任经理,2012年任书记、经理。



张良给人的印象是沉稳、干练、平和、谨慎、重情义,处理问题严谨,有全局观念。在他的任上公交公司虽然经历了隶属关系由建委到交通局的变更,但他明白影响公交发展的症结所在,上任以来,呕心沥血、披肝沥胆,短短几年公交公司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是车辆不断更新,新能源车辆比例逐年提升,从2005年的柴油公交车到2011年油电混合公交车,再到2014年气电混合公交车,再到2018年的纯电动公交车,既提高了乘坐舒适度,又实现了节能环保。


二是由从前的人工售票到2007年的无人售票及IC卡收费系统使用,再到2012年智能调度收费系统使用,再到而今的手机刷卡。其中最为艰难的是300多名售票员顺利、平稳的分流和转岗,很好地实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和谐统一。


三是建成了占地62.45亩、投资2367.86万元的野鹿公交停保场,并建成了可同时供142台车辆进行充电的智能充电站;完成了南站停车场的各项前期筹备工作。


四是抢抓机遇,扩大经营范围,以副业弥补主业,2013年新上200辆公交出租车,实行公车公营、员工化管理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三门峡市出租车市场的混乱局面。


五是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开辟了十六条新线路。2011年5路线开始分道运营;2016年1月26日开通发往产业集聚区的公交车;2016年10月31日开通发往职教园区的公交车;多次亲自前往平陆县进行沟通协商,于2017年3月30日开通了发往山西平陆县政府的省级公交线路;2017年12月26日开通了发往陕州地坑院的旅游专线;2018年11月1日发车三门峡社会管理学院;2020年6月6日开通了发往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的23路、25路公交线……所有这些,有力地配合了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为三门峡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群众出行做出了贡献。


六是协调各方面关系,争取政府支持,从迎宾一号开始,公交车辆的新购及更新纳入市政府的财政预算。


七是市委、市政府的扶持力度从之前的每年补贴80万元增加到每年的2700万元,缓解了公交公司经营方面的困难。


八是公交站台建设力度加大,目前53座5G电子公交候车亭已建成,方便市民候车和实时查询,已成为三门峡市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九是抓管理,树形象,强软件,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共交通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而今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车辆的舒适度、公交站点的覆盖面、一卡通的便捷、公交员工的服务质量,使人们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已成为大多数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四、发展中面临的困难


尽管近年来三门峡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成绩显著,但与经济及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相比,城市公交发展总体滞后的局面仍没有得到彻底改观,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城市公交枢纽场站、公交专用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城市公交运营调度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按照《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15-2011)中的有关规定,首末站规划用地按每辆标准车用地100-120㎡计算,城区公交所需首末站面积至少3.77公顷,而现在仅有火车站一处枢纽站,其用地不足0.41公顷,社会车辆时有停放,公交正常运营受到影响。


公交停车场、保养场等用地按每辆标准车200平方米计算,总用地至少5.64公顷,现停车场、保养场占地约2.4公顷,车辆停放仍需改善。公交路权无保障,2016年初崤山路中段设置了5.5公里公交专用道,但是车道内公交车与非机动车及行人在非机动车道内混合通行,事故频发且运行速度大大降低,平均公交车速仅有17.7km/h,司机称其“伪公交专用道”。野鹿停车场投入使用后,虽然缓解了停车难度,但后川停车场归属问题仍未解决,南站停车场亟待开工建设。


(二)城市公交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三门峡市区属丘陵地带,摩托车、电动车、小轿车的出行比例较高,且断头路较多(建设路、和平路、文明路、虢国路等)造成公交线网重复系数大,达到2.8,大于规范值(1.5-2.5),严重降低了公交资源的利用率;线路非直线系数偏大(平均值为1.76,而规范要求为1.4),最大的11路公交线则达到3.38,影响了公交的服务质量与效益;城区公交按照300m服务半径覆盖率为51.67%(规范要求为50%),但仅有湖滨区达到规范要求;500m服务半径覆盖率仅湖滨区达到规范要求(规范要求为90%);线网分布不均衡,特别是商务中心区存在公交服务盲区。服务能力不足。


“等车时间长、行车速度慢、乘车环境差、换乘不方便”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公交线网布局、站点设置还不尽合理,覆盖面也有待进一步扩大,运行时间、班次密度还不能完全满足乘客需要,高峰期群众乘车困难,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与群众不断提高的乘车需求还不相适应,服务质量需进一步提高。空调车、新能源车所占比率较低,结构不合理。高温天气车内乘坐环境舒适度较差,远远低于其它地市级公交占比。


(三)政策性亏损严重。行业法规和标准规范建设滞后,公交定价调价机制和补贴补偿制度不健全,公交设施用地综合开发、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等重要制度尚未有效落实。


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影响,同时由于新开线路客流少、燃油价格上涨、车辆维修材料费上升等因素造成经营成本加大(2019年营运成本7119万元,2020年营运成本6221万元,2021年营运成本7051万元),而近三年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营运收入直线下降,加之公司每年承担大量社会公益性服务(2021年承担社会公益性服务1493万人次)。


公交职工劳动强度大,日平均工作量7小时以上,加夜班长达10多个小时,职工工资偏低。以2021年为例,全市社会平均工资5298元,而公交职工人均3333元,远低于社会平均工资,造成驾驶员流失较大。


(四)制度性瓶颈影响发展。河南省公安交通警察总队于2012年10月9日下发《豫公交办【2012】266号》文“关于严查‘公交客运’上公路行驶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的通知”,严禁公交车在国道、省道及公路上营运。而三门峡城区及周边乡镇地理位置特殊,经过的省道、国道及公路较多,发展城乡公交一体化,公交车必然要途径国道、省道及城乡公路,故发展城乡公交缺少法规支撑。


(五)市、区同质化竞争严重。近年来,随着三门峡城市规模的扩展,市区和陕州区日趋融合,而市、区公交线路却重复开通,特别是陕州区公交101路、108路与市公交的5路和15路70%的线路站点重叠,208路与4路、6路、3路、11路、17路重叠。市、区两家公交公司经常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竞争激烈,争抢客源、相互飙车导致安全事故频发,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同一线路由两个公司经营,导致线路营运的公交车辆饱和过剩,营运车辆空驶率高,整体消耗大,造成人力、财力及公共资源极大的浪费。


(六)城乡公交开通与班线利益冲突。现有的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线路仅有4路、5路和陕县101路、108路、208路。中心城区与周边乡镇、大坝、马家店、磁钟等客流集散现状主要由农村客运班线承担。由于班线客运的服务现状无法满足沿线群众公交低票价、高品质服务的要求,人们对开通公交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公交的开通将与班线营运重叠,利益冲突会造成不稳定因素。


(七)企业运行困难。目前,三门峡和全省城市公共交通一样,运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举步维艰的问题。一是受经济大气候影响,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市民出行方式发生改变。二是随着2010年前后的大部制改革,公交由住建部划入交通运输部后,政策性问题出现空档。三是国家油补政策及新能源和纯电动车补助政策调整,很多没有落实到基层。四是惠农政策增多,加之企业改制,电商业兴起,农民工返乡人数增多,城市流动人口锐减,空载率增加。五是私家车增多。六是中小学生补课及早晚自习取消。七是票价制约以及其他诸多因素影响,乘坐公共交通的人群减少。


(八)历史遗留问题较多。1、公交站牌:公交站棚本应属于市公交所有,但黄河路、崤山路的公交站棚现归属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公交站点优化调整不便,公交电子站牌无法改造。2、公交港湾较少,且无站棚。3、公交车体广告属于公交资源,但市城市规划局、市国资委和市财政局等部门把公交广告经营权划给其它公司,造成公交经营更加困难。4、停车场建设不到位。公交原来在文博城建有一处停车场,方便车辆停放及运营,后迁到后川、又迁到野鹿。南站停车场经过三次迁移,现定址大岭南路尚未建设。公交站场的一再变迁,直接影响了公交的安全和发展。


(九)国家对公共交通的优惠政策始终未能最大限度地享受,在接受新技术、新能源的方面存在滞后现象。


(十)公交公司自身的一些优势没有得到长足的利用(如停车场、广告、加油站、修理厂、发展三产等),各种原因使三门峡的公共交通事业几度错过了大发展的机遇。


(十一)公司高端人才稀缺,班子没有形成梯次配备,员工文化普遍偏低,干部出路长期未能得到解决,内部管理尚有空间,后劲明显不足。


五、对三门峡市公共交通未来发展展望


城市公共交通事业是一个城市的建设、改善民生的基础性公益性工作。公交优先发展、优质发展,发展智能公交、特色公交、绿色公交、平安公交、和谐公交是未来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方向。遵循“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原则,落实好“在城市规划、财政政策、用地供给、设施建设、路权分配等方面优先保障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事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7年第5号)提出的政策措施。


当前,我市公交日出行总量已达28万人次左右,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公交导向城市的发展模式势在必行。加上城市公交具有容量大、效率高、能耗少、污染小的比较优势,建立“政府主导、保障有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以人为本”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越来越迫在眉捷。


(一)做好规划。以保障、支撑、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城市环境保护指标为约束,打造对三门峡不同社会阶层人士均具有吸引力的绿色出行系统。在“鼓励、引导、控制”绿色出行引导城市发展基本策略引导下,把三门峡建成宜居宜业、充满活力和独特魅力的旅游城市。规划、设计、构建好新时代“五彩缤纷”的三门峡公共交通运行体系,基本实现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0%以上,公共汽电车线路网比率达到90%以上,公共交通站点300米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公共汽电车进场率达到100%,公共交通专用道达到25%以上,一卡通使用率达到80%以上,公共汽车车均场站面积150平方米/标台,公交优先通行交叉口比率达30%以上,正点率达到98%以上,市区(陕州区、湖滨区、产业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交通实现一体化管理的目标。


科学编制三门峡市公共交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将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城镇化规划结合起来,特别是与三门峡市商务中心区、产业集聚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新区等新城区以及学校、医院、住宅小区、公园、景区、体育馆、商业区、运输站场等大型公共活动场所建设紧密衔接。将公共交通与出租、铁路、高铁、中长途班线运输等不同运输方式互联互通,实现零距离换乘。确保公交首末站、港湾式停靠站、换乘枢纽站、公交停车场站、公交充电站等基础设施与其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并配套完善站台、候车亭和相应的指向标识、线路图、时刻表、换乘指南等出行信息服务设施。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资金纳入公共财政体系,统筹使用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出租车辆经营权有偿出让金和土地出让金等收费(收益)资金,提取城市维护建设资金(不包含中央燃油税转移支付资金)5%以上的支出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增加大容量公共交通、综合交通枢纽、公交站场、公交车辆设备购置和更新、政策性补贴补偿、信息化建设等的投入,对节能环保型车辆购置、公共自行车辆管理系统构建、公交首末站建设、信息化建设等给予支持。


落实财税扶持政策。按照《国家税务总局 交通运输部关于城市公交企业购置公共汽电车辆免征车辆购置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12〕61号)要求,免征城市公交企业新购置的公共汽电车车辆购置税政策;按照《城乡道路客运成品油价格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9〕1008号),落实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的成品油价格补贴政策,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按照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城市公交站场道路客运站场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通知》(财税〔2013〕20号)要求,督促落实城市公交站场道路客运站场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对城市交通运营企业实施用电、用气优惠;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城市道路占用挖掘费等费用。


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由于票价制约(除5路2元外,其它线路均为l元),新开冷僻线路客流量少,公司收入较从前下降,油、材料等成本上升,“五险一金”欠7000余万元。鉴于此,市财政应将公益性服务补贴纳入审计,逐步探索建立公益性服务财政补贴机制,推动公交持续健康发展。


制定票制票价。综合考虑社会承受能力、企业运营成本和交通供求状况以及财政承担能力,根据服务质量、运输距离以及各种公共交通换乘方式等因素,建立多层次、差别化的价格体系,推行优质优价。根据地方特点和不同类型乘客出行需求,灵活提供日票、月票、季票、年票、换乘优惠票等多种票制票价,引导更多人群选择公交出行。建立城市公共交通票价与企业运营成本和政府补贴的联动机制,基于劳动力成本、燃料价格等影响因素的变化,及时测算、调整城市公交成本票价和执行票价。对执行票价低于成本票价的部分,承担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学生优惠乘车造成的政策性亏损和城市公交企业车辆购置更新、技术改造、以及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安全设备购置、租赁场站、推进节能减排、经营冷僻线路等增加的成本,建立完善公共财政补贴机制,每年及时足额给予财政补偿。交通会同价格、财政、审计等部门建立城市公交成本费用监审制度,对城市公交企业成本和费用进行评审,合理界定和核算盈亏,积极推进公交企业实行成本规制。


(三)强化路权保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公交场站、公交专用道、公交港湾),引进高科技,充分利用智能手段,改善运营条件,让公交成为人民出行的首选方式。


中心城区按标准设置公交专用道、双向四车道以上主干道根据情况设置公交优先道,保证公交车辆交通高峰时段优先通行,并根据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实际情况,允许公共交通车辆不受禁左、禁右转向和单行道的限制。公交专用道配套设置公交优先通行信号系统、全程监控设施和标识系统,加强对公交专用道的监控和管理。对占用城市公共交通专用和优先车道、干扰城市公共交通正常运行的交通违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障城市公共交通优先通行权既普通百姓优先。


(四)综合开发土地。以划拨方式优先保障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细化城市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政策,优先满足和节约集约利用城市公交用地。对新建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的地上、地下空间,按照市场化原则实施土地综合开发;对现有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支持原土地使用者通过依法调整土地利用规划,提高土地容积率,扩大公共交通设施面积,在符合规划且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对现有公共交通办公场地进行立体开发。城市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的收益应专项用于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弥补城市公交企业运营亏损。


(五)推进企业改革。加大宣传,达成共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引进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待遇,加强内部管理,精兵简政,让城市公共交通更大限度地为城市政治、经济和人民服务。构建企业文化,重塑企业精神。用先进的、优秀的企业文化打造一流的企业团队。用文化凝聚人心,让员工在公司的旗帜下有归属感、荣誉感、幸福感,并建功立业,发奋实现人生价值。


结合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按照“规模经营、适度竞争”原则,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公司制改制工作,提高城市公交服务效率和能力;强化监督,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鼓励城市公交企业适度开展与运输服务主业相关的其他经营业务,改善企业财务状况。


(六)提升服务品质。科学规划、调整城市公交线网,扩大线网覆盖范围;在提高城市公交站点覆盖率的基础上,提升公共交通网络通达深度,并合理提高发车频率,适当延长城市公交运营时间。逐步将城市公交线路向城市郊区或全城延伸,提升城乡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积极发展商务班车、定制公交、社区公交、旅游专线等多种形式的特色服务,更好满足上班、上学、就医、旅游、购物等多样化出行需求。加大城市公交运力投放,科学配置运力,依托智能调度合理安排发车频率,控制高峰时段车辆满载率,提高空调车比例,让公众乘车更舒适。加快推进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落实对新能源公交车运营补贴政策。



落实城市公交企业安生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加大安全经费保障,深入推进安生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加强对所属驾驶员、公交车辆和场站的动态管理,提升城市公交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快建立统一管理、多网联动、快速响应、处置高效的城市公交应急反应系统。建设智能公交。深化城市公交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加快推进城市公交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全力打造智慧公交。


全面建成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调度管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应急处置系统。推进“互联网+城市公交”发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企业力量,大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城市公交出行信息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具有城市公交便捷出行引导的数字型综合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向公众提供全链条、全方式、跨区域的综合交通“一站式”信息服务。大力推广城市公交一卡通、移动支付、电子客票、手机刷卡等技术在城市公交领域的应用,更好地实现统一便捷支付。鼓励和规范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个性化公交服务中的推广应用,推进多元化公交服务网络建设。


(七)发展第三产业。1、整合现有城市公共交通的优先资源。2、利用公交场地白天空闲及驾驶人员多,车辆充足的便利条件,组建公交驾校。3、成立以车体及站亭为主的广告公司。4、在现有车辆修理车间的基础上,组建大型现代化的车辆修理厂和维修站。5、筹建充电、加油、加气站。


六、具体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作为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责任主体,切实加强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将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贯穿城市规划、建设和社会公共管理全过程,积极制定出台符合我市实际的城市公交法规和规章,纳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民办实事的工作计划,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协调推动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满足社会公众出行和城市发展需要。


(二)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将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绩效考评范围,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投入力度大、成效明显、群众满意度高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加强对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运营服务质量的监督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运营绩效、运力资源配置、发放政府补贴的重要依据,促进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资源向集约化程度高、服务质量好、社会效益显著的企业集中。


(三)优化从业环境。建立平等公开和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加强城市公交人才建设与培养,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公共交通从业人员职业教育,拓宽培养途径,采取成立公交驾校或与职业院校、技工学校等建立城市公交驾驶员订单式培养机制。每年从对口本科汽校选择5—10名优秀大学生充实到企业内部。


(四)实行成本规制。为从根本上解决公司经营发展困难,促进公司健康持续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在市政府的主导下实行公交成本规制,科学建立城市公交单位成本标准,客观测算、审核和评价城市公交企业经营状况,明确成本范围和幅度,合理界定补贴范围和额度,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对公交亏损给予补偿,确保公交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我省驻马店、平顶山、许昌、焦作、濮阳、新乡等城市已经先后推行实施公交成本规制,取得良好成效。


(五)建立职工工资增长机制。考虑到公交这一特殊服务单位的工作性质,为稳定职工队伍, 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希望能够建立公共交通企业职工工资长效增长机制,逐步增加职工工资待遇,逐步达到全市社会平均工资额数。


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是决定城市形态和城市人口密度,节约使用土地、能源,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直接支撑着城市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有序运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是解决城市道路拥堵的唯一途径。


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是公交人永恒的、不竭的动力。


公共交通公司要着力构建“线网层次多元化、城乡网络一体化、换乘衔接便捷化、乘坐安全舒适化”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让城乡市人民及早共享到高品质的交通发展成果。


(尚柏仁 马柯 王红林 袁少辉 郭艳峡 张国锋 郭戈)


编辑:曹安月

 

相关链接

 

  栏目导航

企业动态

行业应用

项目案例

解决方案

市场报告

资料下载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在线订阅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亿聚力智慧交通网 www.citnet.cn 网站备案:京ICP备17017045号-1

Copyright © 2007-2022 , All Rights Reserve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转载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