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
首页 新闻 解决方案 行业分析 前沿技术 品牌企业 招标信息 智能交通产品与技术应用汇编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 > 市场动态

“智慧交管”让市民出行更顺畅更舒心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 2022-10-13 09:53:50

近年来,我市创新交通综合治理新模式,推动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不断提升:设置“绿波带”,创新“交通信号三级优化”机制,推出“135”快速反应处置……通过不断探索创新智慧交管建设,我市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安全、畅通、高效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让广大市民切实享受到大数据时代智慧交管带来的出行便利。


今年新增40条“绿波带”


让市民尽享“一路绿灯”


“沿着赣江南大道一直往前开,连续通过多个路口遇到的都是绿灯。”10月7日上午,驾车前来红谷滩区办事的市民胡振华告诉记者,“来的路上我还感叹自己运气真好,原来是因为道路上设置了‘绿波带’通行模式。”


“绿波带”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一路绿灯?记者带着疑问来到了南昌市交管局。市交管局科研所民警罗恒介绍,所谓“绿波带”,是在指定的交通线路上,当规定好路段的车速后,由信号控制机根据路段距离,把该车流所经过的各路口绿灯起始时间,做相应的调整,确保该车流到达每个路口时,正好遇到“绿灯”。以赣江南大道为例,路段改造后各路口由原单点信号机切换为海信智能联网信号机控制,赣江南大道根据路口车流量划分两段“绿波带”,第一段岭口路至前湖大道设计时速为50公里,第二段岭北一路至卧龙路设计时速为57公里, 从上午9点到下午5点实行双向“绿波”控制 ,在该时间段内,广大驾驶人参考建议时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就能享受到一路绿灯的“待遇”。


据了解,南昌市所有“绿波带”都受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精准控制,由专门的技术团队驻扎在交管部门管理维护,从而给“绿波带”有效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今年在我市新增设了40条绿波道路,全市绿波道路总数达到83条,绿波道路平均车速同比2021年同期提升6.35%,拥堵指数平均下降3.85%,道路通行效率得到改善,高峰时间提前结束。”南昌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交管部门将充分利用“大数据”治堵成效,提升驾驶员“绿波”通行体验感,让道路变得更“快”更“畅”。


“大脑”赋能智慧交通


出行路更畅通


除了加快推进“绿波”道路的建设,南昌还依托“城市大脑”中枢系统和前端智能视觉设备,创新“交通信号三级优化”机制,在信号应急处置和信号配时上,实现交管局、交警大队和路面三级联动,为精准导调、及时疏堵、闭环反馈提供了强大数据和技术支撑。


南昌市交管局以中山路商业街、学校、医院、大型商超及其周边路口组成的局部区域作为信号配时优化的重要切入点,发挥多路口信号联动控制在交通拥堵治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中山路及抚河路中山路口的局部区域信号优化为例,南昌市交管局配时中心经过多次现场调研和对交通运行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研判,早晚高峰期以抚河路中山路口为中心,关联中山路、中山西路、新洲路、抚河北路、民德路等周边12个路口的交通信号,均衡调控交通流,精细化制定多路口信号协调联动控制的相位放行方案,取得了拥堵指数大幅下降、平均车速大幅提高的良好效果。”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南昌开了25年出租车的何师傅对南昌交通出行体验的改善深有感触,“以前每次路过中山路都因为拥堵不堪而心烦意躁,如今因为多路口信号联动控制的作用,并增设隔离护栏、人行道信号灯,大大改善了该路段的通行效率。”何师傅说。


2021年至今,南昌市交管局对全市信号灯路口动态优化信号配时4398次,平均停车延误指数下降15.48%左右。下一步,市交管部门还将继续大力推进交通信号配时精细化、智能化建设工作,深化融合应用互联网交通大数据,不断提升市民出行的体验感和幸福指数。


创新“135”快反机制


“智慧警务”提升处警效率


2020年10月12日起,南昌市交管局创新推出“135”快速反应处置机制,即1分钟快速发现并及时响应,3分钟调度指挥路面警力快速到达现场,对轻微事故、简单故障5分钟全力恢复交通,对较大以上事故全力疏导。


市交管局以“情指勤督”一体化实战化的信息化警务模式为依托,以制度化规范化的警情处置为依据,对每一起即时警情的发现、调度、指挥、处置、恢复全流程实现闭环管理,对民警的处置过程全程视频采集,促使民警争分夺秒赶赴现场,规范有效处置警情,确保警情快速处置到位。


10月4日12时6分,南昌市交管局畅通南昌指挥中心民警胡志峰正在值班备勤,电脑实时传输的路面情况显示,八一大桥出现事故警情,桥面车流出现拥堵。胡志峰立马通过对讲机呼叫路面交警:“282,282,八一大桥,桥南拉索位置,两台车辆停靠在那,应该是发生了事故,当事人已经下车,请你迅速到达现场。”


12时8分,从电脑屏幕中记者看到,一名交警驾驶警用摩托车抵达事故现场。“我们会对该交警的处置过程实施全流程视频采集,来判断他是否按照‘135’快反机制进行规范执法。”胡志峰告诉记者。12时9分,电脑屏幕传输的实时画面显示,在该交警对警情进行规范有效的处置后,两辆事故车正在撤离桥面,后方拥堵的车辆有序向前行驶,道路恢复了通行。


今年以来,“135”快反专班与路面民警高效协同,主动发现并快速处置交通即时类警情9475起,其中事故类8865起,故障类610起,这一机制有效提升了交通警情的快速反应能力,“135”快反率达到99.1%,大大减少了即时类警情对交通产生的影响,道路通畅率大幅提升。(南昌日报记者 吴潇远/文 喻云亮/图)


【来源:南昌新闻网】

 

相关链接

 

  栏目导航

新闻聚焦

专题报道

市场动态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在线订阅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亿聚力智慧交通网 www.citnet.cn 网站备案:京ICP备17017045号-1

Copyright © 2007-2022 , All Rights Reserve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转载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