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
首页 新闻 解决方案 行业分析 前沿技术 品牌企业 招标信息 智能交通产品与技术应用汇编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 > 市场动态

激活“科创”一池春水 助力培育制造名城——株洲市科协“非凡十年”专题报道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 2022-10-27 09:32:00

“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发展大势,在新时期赋予科协组织的新定位。

十年回眸,株洲市科协聚焦主业,积极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搭平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建载体,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广阔舞台;勤科普,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在平凡的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不凡的成绩。

硕果满枝迎金秋,继往开来谱新篇。

市科协将继续做好科技“四个服务”,着力提升企业及科技工作者服务效能,在助力株洲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中,贡献更多更大的“科协”力量。

图片

轨道交通技术创新高峰论坛现场。

凝聚创新之力

精准赋能先进制造业

2022年5月29日,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前夕,株洲第七次制造名城“早餐会”举行。

来自轨道交通、硬质合金、航空航天、新材料、陶瓷等领域的7名科技人才,与市委书记曹慧泉等市领导共进早餐,畅聊“创新争先,自立自强”。市委、市政府如何加强引导、搭建平台,创造更好的创新生态,全面做好科技人才服务;科技人才如何坚定理想、保持激情,传承好、发展好株洲的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近3个小时的交流中,不时碰撞出思想火花。

2022年6月28日,世界镁光灯聚焦株洲。

当天,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轨道交通技术创新高峰论坛”召开。盛会上,300多名轨道交通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学者和企业代表云集,共话未来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将有的模样。

这是一次品牌展示。14位院士齐聚论坛,畅谈轨道交通科技创新领域的趋势与探索。论坛的举办,提升了株洲轨道交通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更是一次创新赋能。院士专家领军企业与株洲深入交流互动,推动资源信息共享、加强项目对接,为株洲加快培育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注入强劲动能。

而这些,都只是缩影。

近年来,市科协充分运用组织联系广泛、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积极搭建高端交流平台、高能级科创平台,成为株洲激发创新活力、争取创新资源的重要力量。

借智借力,高水平、高规格盛会不断。市科协先后举办“院士专家株洲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走进株洲”、第315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四届国际电气化交通前沿技术论坛、2020年中国动力谷·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制造论坛等大型科技论坛。通过这些论坛,吸引了包括钟志华、林忠钦等80位院士在内约1000名相关领域的专家来株,开展学术交流与项目对接,激发创新创造新活力。

有的放矢,为先进制造业精准助力。2017年8月31日,株洲举行“院士专家株洲行”活动,23位院士专家带成果上门“结亲”,集体受聘为株洲市经济社会发展顾问。院士专家对接合作的项目,涵盖了株洲轨道交通、新能源等几大支柱产业的创新发展需求。在院士专家见面会现场,相关领导为我市荣获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示范城市”揭牌。

搭建平台,通过产学研引智引才。在市科协的推动下,2017年,我市设立了中国声学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航空学会3个“国字号”学会服务站;2020年,成功推荐4家院士工作站获湖南省“十大”模范院士工作站,规范清理后我市院士工作站保留站比例和模范站总数均居全省第一。2017年以来,助力7家单位成功申报省级“海智计划”基地,其中,中国动力谷、中车株洲所入选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目前,我市已拥有2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建立了25个海外研发生产基地,140多家企业与国外建立技术合作关系。

2022年8月10日,市科协所属市会计学会举办“国有企业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学术讲座,邀请我国第一位财务学博士后、湖南省会计学会副会长伍中信教授主讲。这是科协组织利用智力密集优势开展品牌学术交流活动的一个缩影。

图片

第七次“早餐会”上,市委书记曹慧泉等市领导与7名科技人才共进早餐,畅聊“创新争先,自立自强”。

托举人才“生力军”

支撑高质量发展

2021年“湖湘青年英才”;获专利授权10件、实施专利5件……株洲青年科研工作者中,中车株洲所总经理助理、38岁的徐绍龙可谓冉冉升起的“新星”。

而说起自身成长,徐绍龙坦言,要感谢“科技人才托举工程”的帮助:“我是这项工程的受益者,入选为托举对象,是我科研生涯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表示,“托举工程”提振了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信心,也让外地来株的青年人找到了归属感。

在这背后,也有着市科协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倾情关爱与扶持。

2019年,株洲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市州级科技人才托举工程,由市科协、市财政局具体组织实施,遴选出10名托举对象进行集中扶持,每人每年给予10万元扶持资金,连续资助3年。

除资金支持,该工程还为每名入选者量身定制培养计划,选聘培养导师。托举对象在承担课题研究、开展技术攻关、出国培训进修、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学术组织推荐任职、各类重要奖项评比推荐等工作中享有优先权。

市科协这份诚意满满、体贴入微的“托举套餐”,助力解决了被托举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感受到了尊重,切实得到了成长。

10名被托举对象中,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汽车事业部总经理何亚屏2021年入选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08研究所某二级部门副部长李坚,2021年获“中国航发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航发集团人才成长奖”等荣誉;市中心医院谢智钦、联诚集团詹腾以及中车株洲所徐绍龙分别赴中山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托举人才,就是托举城市发展的希望。

2022年,市科协联合市委人才办启动市级“小荷”人才专项,遴选30岁左右的各类青年科技人才,以项目资助方式予以支持,助力青年科技人才露出“尖尖角”。

市科协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成功推荐冯江华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光华工程科技奖。推荐郭淑英获中国老科协“突出贡献奖”(全国仅10人)。成功推荐刘国友、曾广胜等8人获省级人才培养计划支持,获扶持资金450万元。

这些年,市科协先后成立科技工作者之家、株洲市科技工作者维权服务中心等,持续开展科技信息推广应用服务,举办知识产权和企业专利应用等培训,惠及科技工作者9000余名。

目前,全市科技人才总量超过25万人,高层次人才超过4000人。服务科技工作者,为培育制造名城塑造“生力军”,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增添蓬勃后劲,市科协所虑者深、所惠者远。

图片

“长株潭科普大篷车”联合巡展。

提升科学素养

激活全域发展潜能

2022年8月9日,河南省郑州市。

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落下帷幕,来自株洲市芦淞区白关中学的学生刘春霞、易玉婷,凭借设计制作的“未来太空车·长征号”,代表湖南省赛区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

该比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等单位举办,全国28个赛区共2345所中学、2.4万支队伍,近5.7万人参赛。

近几年,市科协积极组织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机器人竞赛,我市代表队先后获得全国奖项20项、省级奖项438项。

这些成绩的取得,均得益于市科协近年来不断完善科普组织体系,夯实科普惠民服务,助推全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

2015年,市科协引进38台全媒体网络科普阅览屏,投放至全市部分街道社区,该屏汇集了全国百家报刊与几十家科普网站的专业知识,能实时提供最新权威资讯,有效避免“伪科学”的传播,大大提升了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推动全市科普信息化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科普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科普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构建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以及农村中学科技馆在内的现代科技场馆体系,形成“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发展”的工作格局。

市科协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近年成功申报国家、省级科普惠农和益民项目115个,争取奖补资金1425万元。成功推荐醴陵市获湖南省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县域试点项目,获项目资金200万元,该项工作获省科协主要领导高度肯定,并批示在全省作经验推广。

利用科普资源助力产业发展。2022年,为全面贯彻落实《株洲市茶旅产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市科协充分发挥各类有关学会、协会以及科普基地的组织、人才优势,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局等9个部门,开展利用科普资源赋能茶旅产业发展工作,全面助力茶经济与茶文化的融合发展。

将创新实力转化为科普影响力,我市成立了一支一万七千多人的科技志愿者服务队伍,科普中国信息员注册人数达到156470人,占株洲市常住人口4%。2022年8月,我市开展首次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审工作,株洲市科普事业发展又迈上新台阶。积极组织开展“全国科普日”“防灾减灾日”“防范电信诈骗”等主题科普活动,累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450余万份,开展科普讲座、应急演练、技能培训等650余场次。同时,我市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累计推选支持科普示范项目42个,动员科技专家182名参与科技扶贫实名服务,帮助972户贫困户脱贫摘帽。

持续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市科协先后开展以“飞向太空”“筑梦航天”“热爱地球”等为主题的科技实践活动,以“科学源自梦想,创新伴我成长”“永葆好奇心,追逐科学梦”等为主题的中小学生科技嘉年华活动,激发全市青少年对科技知识的喜爱。

2022年,市科协启动科普助力“双减”工作,推动开展株洲市中小学“科教课堂”的创建、“会校合作”和株洲市中小学“最美科技教育工作者”评选等工作。积极编制株洲市“科普地图”,为中小学课后实践活动搭建服务平台,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如今的株洲,线上线下的科普主题活动日益群众化、常态化、普及化,科普元素贯穿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营造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我市公民科学素质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切实提升。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大幅提升,达到10.5%,比2010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3.27%提高了7.23个百分点。

持续深化改革

开创科协工作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是第一位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科协始终不忘“打铁还需自身硬”,突出强化政治性,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以服务科技工作者为根本、坚持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开创了全市科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新局面。

坚持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市科协充分利用科协组织优势,通过举办系列宣讲报告会、召开科技工作者座谈会等形式,将科协组织建成了政治学习的阵地和科技工作者的家园。2017年,成立市科协社会组织行业委员会,探索学会党建工作新方法,推动建立市级学会党组织32个,实施“学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累计帮扶市级学会35个,形成机关党建与学会党建一体并进的科协系统党建格局。

坚持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2022年5月30日,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市科协与市中医伤科医院签署了科技工作者专属医疗服务协议,推动建立科技工作者“健康档案”,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中医理疗服务优惠和免费心理咨询等服务。近年来,市科协以高校师生、科技工作者为重点,先后举办以“弘扬科学精神,恪守科研道德”、“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等为主题的宣讲报告会110余场次,惠及一线科技工作者10万余人。

积极建言献策,汇聚磅礴力量。近年来,市科协先后动员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大局形成《如何加快打造轨道交通世界级产业集群》、《加速推进航空动力产业建设》等600余篇高质量报告和建议,为“培育制造名城 建设幸福株洲”、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贡献了科协智慧和力量。

2019年12月19日,市科协第十次全市代表大会召开。新一届科协代表70%是来自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农村等基层一线的科技工作者。

近年来,市科协按照“强基层基础、提综合素质、创服务品牌、树良好形象”工作要求,全面推动科协系统深化改革。目前,全市104个乡镇(街道)、1356个村(社区)成立了科协组织。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今天的株洲,正在铺开全新的高质量发展蓝图。踏上新征程,市科协将一如既往地建平台、聚人才、促创新,为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贡献更为澎湃的科技动力。

文: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军 赵菲菲

通讯员/谭红 吴梦婷

 

相关链接

 

  栏目导航

新闻聚焦

专题报道

市场动态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在线订阅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亿聚力智慧交通网 www.citnet.cn 网站备案:京ICP备17017045号-1

Copyright © 2007-2022 , All Rights Reserve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转载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